Contents
Rating
李玫瑾教授的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字记录。
因为是访谈记录,因此穿插着一些其他人士的非专业观点。
The Book in Three Sentences
- 是一本访谈节目的文字记录,穿插着主持人以及其他嘉宾的观点,有较大的精简余地。
- 通过一些真实案例,李玫瑾教授通过犯罪心理画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。
- 李玫瑾教授的一个突出观点:人性是养出来的。
The Five Big Ideas
- 法律不是针对一个人的,他事实上是对一个社会的规则,虽然你有道理,但是你也不能任性。
- 观念的形成不在过程而在经历,有时只需要一次经历就可以形成一种观念。
- 做错“有关生命的事”就永远没有机会弥补,再聪明的人也是没有办法的。
- 反而是跟你客客气气的那种人,受一点委屈往往不是当面与你直接冲突,而是会背后找机会报复。外表看起来很弱的人,特别容易背后报复。
-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,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,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,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,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,你在他依恋时期的陪伴时间有多少。
Book Review
*读完后最大的一个感悟:
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于其性格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有时候意志力等并不能很好地控制个人的行为,而起着决定性影响的,确是平时容易被人忽视的环境。
*对于生育的思考
不要因为外界压力而被迫生育孩子。
如果自己并未做好准备,或者知道自己无法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养育孩子,那么就不要生孩子。
因为,在孩子的依恋期如若无法给予足够的陪伴和抚育,那么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会产生缺陷。
只会给孩子一个痛苦与不顺的人生。
*关于犯罪者
恶性犯罪之所以发生,当然直接原因在于犯罪者本身,但那却很有可能不是根本原因所在。
究其根本原因,可能在原生家庭,其童年环境等。
犯罪者或许可憎,但更需要思考的是,他为什么会这么做,他到底经历过什么,怎样才能减少这样的犯罪者的增加。
*长大后变成了父母那样
这一点在很多人身上都得到了应验。
虽然讨厌父亲或者母亲身上的某些点,但自己长大后却不知不觉变成了跟他们一样,并且是下意识的。好在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是,有时候还是可以通过意志力改变自己的行为。
Book Summary
犯罪嫌疑人心理画像的基本指标:人的兴趣,需要,观念,态度,智力,技能,气质,性格,习惯等;除此之外,还包括与心理活动直接相关的生理指标,如嫌疑人的年龄,体型,身高等。
这些指标也可应用于非犯罪领域的,对人物像的描绘。
法律不是针对一个人的,它事实上是对一个社会的规则,虽然你有道理,但是你也不能任性。
切勿得理不饶人。
做错“有关生命的事”就永远没有机会弥补,再聪明的人也是没有办法的。
“有关生命的事”不只局限于杀人,伤害等犯罪行为,还应广义地包括交通肇事,精神虐待等。
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是上帝的恩赐,但那并不代表上帝会处处施你以恩惠。
所以,别在开车的时候玩手机,别开快车,这都是为了自己。
真正决定他们选择犯罪和出现犯罪指向的不是智商,是情绪;不是价值判断,而是任意放纵。
这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归类于“情商”范畴。
当人不能很好地通过言语交流,不能通过运动等方式疏散这种不良感受时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情绪积累就可能达到危险的量,进而寻找机会爆发。
不能小看“跟人说话”这一行为对情绪调节的作用。
观念的形成不在过程,而在经历,有时只需一次经历就可以形成一种观念。
有一个词叫“耳濡目染”,通常指的是长期的影响。
但是某一事件,或者经历,有时候也足够对一个人的观念形成造成决定性的影响。
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就是类似的机制。
还有自己儿时,父母的一句话,一个动作等,也可能会深深得可在小孩的脑海里,促成某一观念的形成。
慢慢大一点了,如果情感越丰富的抚养,孩子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画面越多,他的语言表达就越好。他只要说得好,就会出去结交小伙伴。伙伴关系好,就会有一个群体交流的过程。这就是人初期一个社会性的发展。如果没有这个经历,这个孩子就话少,后面和社会交往就会有困难。
很多人长大后形成了内向,社恐的性格,一部分的原因便在于儿时缺乏和同龄人的玩耍,或者长期一个人独处等。
反而是跟你客客气气的那种人,受一点委屈往往不是当面和你直接冲突,而是会背后找机会报复。外表看起来很弱的人,特别容易背后报复。
所以不能只以外表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。
有时候也需要小心那些看上去好像很好欺负的人。
她的生活范围决定了视野。这种事情一般在农村比较多见。人的生活范围太小,芝麻大的事也会变成最大的事。人们的心胸有时与生活视野有关,视野越宽阔的人,心胸就越宽阔。
所以要多看书。
这种稳定的抚养需要多长时间呢?至少要6年,可延到12岁。
小孩到12岁,相当于小学五六年级,需要父母陪在身边。
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,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,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,更不在父母有多成功,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幸苦有多少,你在他依恋时期陪伴时间有多少。
如果无法保证自己可以在孩子的依恋期陪伴他,那还不如不当父母。
比如说十三四岁的孩子开始出现问题,即本就可以断定这孩子在六岁之前的抚养就有问题。
心理问题很多时候都是积累形成的。
6岁之前,爸爸妈妈不要离开孩子,就6年。
就算是只是其中一方的离开,也会造成一定的问题。
比如在六岁之前父亲就不在孩子身边的情况下,孩子会对父亲比较疏远。
人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。
事出有因。
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。
当人在弱小的时候没有被善待的话,你怎么能指望他长大了以后会善待这个社会。
恶会反噬。
人这一生,你要是看一个点,它就会被放大了;但是如果你跳出来,看一个长的人生,你觉会觉得这个事你看明白了。
类似于以旁观者的视角,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看问题,有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,或者被人欺。
我们在研究犯罪当中发现有一类叫癫痫,它的发作是间歇性的,发作时有两种表现,一种是吐白沫,抽羊角风,还有一种就是暴力行为。
研究一下癫痫这一病症。
个人地成长过程就像是人类的成长过程。
由最初的野蛮争抢,到后来的表面彬彬有礼,背后暗枪乱放。
也就是说当人成年后,动物性,暴力性会减弱。
每个人都找到自己最快乐的事情,然后能养活自己。
只要是能让自己喜欢,对自己来说,厨房做饭和搞科研确实没什么大的差别。
如果同样是喜欢的事情,拿在厨房做饭和在实验室做科研有什么差别。
人最后都会死,经历是否值得,人生是否充实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。
现在是社会矛盾的爆发期,显然是这个问题出在事情本身,而不是出在那个人身上,
只是众多危险因子里其中没有控制住的一个而已,基数大了,本来是极小概率的事情,也有可能发生。
那个人只是一个神经末梢,他突然不适,出来显现了。
人格的核心部分——性格,其形成的主要时期就在人出生至青春期之间。(0~12岁)
所以在这个年龄区间,家庭与学校教育非常关键。
对于婴儿的情感需要,抚养人不仅要给予微笑,拥抱,还要给予一定的言语刺激。
人的性格之所以会有内向,外向等区别,除了遗传因素意外,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便是儿时的抚养方式。
对婴儿的轻声细语既是情感抚育的一部分,也为今后婴儿的思维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奠定基础。
在那些有人格障碍,出现行为问题的儿童中,约有42.5%的人拥有家庭破裂或残缺的背景。
完整的家庭环境,对于形成一个人健全的性格非常重要。
从一个成人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他父母的影子,从一个人的修养可以看出他的家庭背景。
可以借此推测对方家属的性格与行为方式。
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,即依恋期。在依恋期中,1~6岁又最为关键。
美国的枪手赵承熙是因为在8岁移民而造成心理创伤,最终成为其在23岁无故杀人的其中一个原因。
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,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,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幸苦带孩子。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,即抚养与情感,情感与教育息息相关。
不能吝啬陪伴孩子的时间,如果无法付出这样的时间与精力,那么明智的做法便是不要生孩子。
读,写,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。
最基本的素质:人性。
在孩子最需要情感抚养的时候让他独处,让他耳边无人声,眼前无面孔,或者在这一阶段经常更换抚养人,使之缺少稳定的依恋对象和安全感,这一切都会让有些天生敏感的孩子出现心理上的创伤。
留守儿童很多长大后多少都会出现心理问题。
人格形成的基本背景,概括表达可归于这样两个方面:其一,取决于遗传和生理背景的先天要素;其二,取决于抚养与环境背景的后天要素。
人格形成背景 = 先天 + 后天